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国内期货行情的奇妙世界。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里,每一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故事。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,看看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瞬间吧!

一、涨跌起伏,豆二涨近2%

最近,国内期货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。在众多品种中,豆二的表现尤为抢眼,涨幅近2%。这背后,既有国内大豆供应宽松的原因,也有南美大豆丰产预期的影响。

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,12月至2025年2月,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分别为750万吨、550万吨和450万吨,近月国内进口大豆供给整体宽松。此外,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较强,远月巴西大豆进口成本比美豆更低。在油厂盈亏平衡时,豆粕售价应在2500元/吨。

二、沪铅跌近3%,短期下跌空间有限

与豆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沪铅价格近期却跌了近3%。不过,专家们普遍认为,短期铅价下跌空间有限。

2024年沪铅价格主要围绕原料紧张、供应缩减及宏观扰动运行。环保管控影响铅市供应,下游需求尚可,铅价上行至18000元/吨。12月中旬以来,环保管控缓解,下游需求边际下滑,铅价震荡偏弱运行。

从原料端看,废电瓶回收量有限为铅价提供了成本支撑;从供应端看,环保管控影响铅市生产和运输,供应或维持偏弱状态;从需求端看,下游电池厂关账盘库结束后或逐步启动春节备库。因此,短期铅价下跌空间有限。

三、集运欧线跌超4%,美线面临运力过剩压力

除了豆二和沪铅,集运欧线也跌超4%。这背后,既有美线运力过剩的压力,也有东南亚等国家抢运的影响。

美线以17.2%的运力占比稳居跨洋航线第二名,仅次于亚洲-欧洲航线23.4%的份额。而这条航线中,中国对美出口独占65%的货量,中国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
特朗普宣布对75个贸易谈判伙伴实施90天关税缓冲期,却将对华关税推升至125%的历史峰值。美方差异化的关税政策催生出两重市场预期:一方面,非中国出口地可能利用缓冲期窗口加速抢运;另一方面,中国货源的断崖式收缩使美线面临极高的运力过剩压力。

四、氧化铝涨超1%,供应从紧平衡转为过剩

在涨跌互现的期货市场中,氧化铝却涨超1%。这背后,既有国内氧化铝产量增加的原因,也有全球氧化铝市场过剩的影响。

预计2025年氧化铝产量达到8850万吨,同比增加约6%,净出口量或在100万吨,结合电解铝产量,整体消费量或在8444万吨,氧化铝市场过剩306万吨。国内氧化铝供应将从紧平衡转为过剩。

五、尿素期货上扬,工业需求“扛大旗”

在众多期货品种中,尿素期货近期表现抢眼,震荡走高。这背后,既有尿素供应自高位回落的原因,也有需求出现阶段性的好转。

近期,国内尿素行情呈现窄幅震荡格局,整体趋势尚不明朗。下游采购以低价为主,高价成交不畅。市场人士表示,随着北方小麦返青肥进入扫尾阶段,农业采购量明显下降,市场主角”转换为工业需求。

国内期货行情犹如大海航行,波涛汹涌。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里,只有紧跟市场节奏,才能把握住机遇。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让你对国内期货行情有更深入的了解,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精彩表现吧!